孩子们在暑期公益课堂上做手工。通讯员供图 廊坊传媒网讯(记者李琳通讯员孙雪)近日,大厂回族自治县祁各庄镇银杏社区活动中心传来琅琅读书声,20多个孩子正在“童心诗语”诗词班诵读古诗。这是该县志愿者协会联合银杏社区推出的暑期公益课堂,通过“专业社工+志愿服务”的创新模式,为辖区双职工家庭解决“孩子无处去、家长看护难”的烦恼。 廊坊市社会工作观察员、大厂回族自治县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尹征在走访中发现,银杏社区6至15岁青少年家长对暑期托管需求强烈。为此,协会与社区精心设计了包含“趣味启智”数学兴趣班、非遗国粹京剧常识班、“智绘童年”绘画班等七大特色课程体系,既满足学业辅导需求,又注重传统文化熏陶和兴趣培养。 项目采取“党建引领、专业支撑、志愿参与”的运作模式。持证社工负责课程设计、师资对接和质量把控,志愿者团队则提供教学辅助和服务保障。每次课程至少配备1名专业社工和2名志愿者,通过“社工带班+志愿者轮值”制度确保服务质量。项目组通过“志愿者岗前培训+社工过程督导+双方定期交流”的方式,帮助志愿者掌握课堂教学技巧。 “以前暑假最发愁孩子去哪儿,现在在社区课堂,既安全又有趣。”家长李女士满意地说。 尹征介绍,今年暑期公益课堂开展以来已累计服务青少年50人次。服务过程中,“专业社工+志愿服务”团队从最初的2人扩展到5人,形成了良性发展态势。未来,暑期公益课堂将持续优化“专业社工+志愿服务”模式,完善激励机制,让公益课堂不仅解决暑期托管难题,更成为传承传统文化、促进社区治理的创新平台,为青少年打造健康成长的“第二课堂”。 |